“味道生活雜誌” 專題報道

棄文擇武宏國術

 

半百之年, 似乎是人生的中途站, 有人選擇安安穩穩, 無風無浪, 平靜渡過餘生; 有人卻選擇追尋夢想, 放棄高薪厚職, 放下家庭, 跑到老遠去拜師學武, 圓了兒時夢, 成了一代宗師。

習武十年, 曾於陳家溝和武當山學武, 道號師虛的麥淑蓮(Michelle)師傅, 不是昂藏七尺的男子漢, 而是嬌小的女中豪傑。

一身素色武衣下, 任誰也看不出, 師虛曾是商界強人, 於UBM亞洲總部擔任業務發展總監, 擁有碩士和多個專業資格, 是令不少人艷羨的學歷和職位。儘管如此, 從商並不是她的志願, 而是學武。

「我從小到大都喜歡中國功夫, 那時愛看李小龍和邵氏的武俠電影, 覺得他們身手靈活, 鋤強扶弱, 很有英雄感, 又可保護自己, 不時會幻想自己是戲內的角色, 翻筋斗, 踢腿, 但那時因家庭關係無法學武。」

在澳門出生, 家中排行第六, 父親是印尼華僑的她, 自小在重男輕女的傳統家庭長大。當年父親要她在嫁人與升學間抉擇, 她想也不想便意來港升學, 並負海外完成碩士課程, 把學武的夢想埋藏在心底。

「讀大學時選的科都不是自己的興趣,我的興趣是武學, 繪畫和雕刻。我有少許遺憾, 就是從未反叛過, 非常循規蹈矩。」

在商界打滾的那些年, 令師虛獲得了名利, 人到中年的她, 卻開始籌劃自己的第二個事業—宏揚中國武術。

「那年我快要五十歲, 經濟上勉強可以, 我希望人生有2個目標, 很想追求自己的興趣, 便打算全身投入學武。雖然我學過數年少林拳, 但業餘的練習, 功夫增長是兩回事來的, 加上學武需要體能, 若再拖延, 恐怕自己沒有氣力去做這事了。」

對中國武術的執迷和熱愛, 令她不惜放棄高薪厚職, 在家人和丈夫的支持下, 尋覓太極的武功奧秘。2009年, 她先到河南陳家溝陳式太極第十九世嫡宗傳人陳小星大師為師, 成為他的入室弟子, 習武一年後, 再到湖北武當山拜三豐派第十四代掌門人鍾雲龍道長大師為師, 並獲賜道號師虛。

「陳家溝是一條很貧窮的村落, 食用很差, 每天練功八小時, 每周才只休息一天; 武當很道家的, 奉行的是道家的養生方法, 順應自然, 每天清晨五時起床, 晚上九時便要睡覺, 規矩較多, 師傅行前, 我只可行後, 也不敢駁嘴。」

正式拜師前, 師虛還要接受師傅半年的考核, 審視她的人品, 覺得適合才收她為徒。由於她讀的是教練班, 故要通過考試才能學武。

歷盡酷暑寒冬的習武生涯, 共花了師虛四十多萬的學費和生活費, 但她卻心甘情願。及後在丈夫的催促下, 她才不情不願, 意猶未盡的執拾行裝下山, 回到花花世界。

「我花了三年半時間, 到陳家溝和武當山拜師學武, 如果可以選擇, 我真的不想回來, 因做著自己有興趣的事, 也希望自己的功夫繼續增長, 加上那裡的環境令我可以放下一切俗務, 追求自己的興奮, 煩惱也減少了。」

學太極講求心靜, 內家拳會令人收歛, 師虛說她未學武前, 是個急性子, 現在變得有耐性和祥和。

「對我來說, 心願還未完成, 我只是踏出了第一步, 因為學無止境, 我雖已下山, 但武功馬馬虎虎, 有空我便回武當山或陳家溝跟師傅習武。」

回港半年, 現已開班授徙, 門下有數十位徙弟, 除了一般的收費學生, 也會給清貧的學生免費教武功。

「去武當山拜師習武前, 我一直有一個希望, 想將太極列入中小學體育必修項目; 在醫療系統裡, 把太極作為治療的方法之一; 於保證業內, 學過太極的人可減低保費, 有兩個國家也在做, 他們的退休人士若學過太極, 保費可低些。」

師虛指出, 許多人誤會只有上了年紀的人才會練太極, 其實太極對小朋友身心很有禆益, 是一項很適合從小鍛煉的運動。國內兩個太極發源地武當山和陳家溝市政府, 都把太極極列入學校的必修科目。

「人, 必需要有夢想或目標, 如沒有夢想, 便如無根的樹, 不要怕遲, 若不開始便永遠也沒有可能做到, 不做就永沒法成功。」

 

Share

評論被關閉。

 

 
 
previous next